首页 商业 擦亮“金”字招牌,成都温江现代都市农业的“出仓”之路

擦亮“金”字招牌,成都温江现代都市农业的“出仓”之路

金色的稻浪随风荡漾,收割机正轰鸣着来回奔忙,割稻、脱谷、碎秆一气呵成,沉甸甸的稻穗摇身一变成为颗颗金黄饱满的稻粒。这是成都市温江区近期刚落下帷幕的收割季一处稻田的丰收忙碌剪影。 地…

金色的稻浪随风荡漾,收割机正轰鸣着来回奔忙,割稻、脱谷、碎秆一气呵成,沉甸甸的稻穗摇身一变成为颗颗金黄饱满的稻粒。这是成都市温江区近期刚落下帷幕的收割季一处稻田的丰收忙碌剪影。

地处成都平原腹心的温江,是4000多年前古蜀鱼凫王国的发祥地,因上风上水、土地丰饶,每年丰收时节稻穗一片金灿灿,素有“金温江”美誉。

如今的温江,作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成都现代都市农业重要承载地,正在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3+6”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都市农业被定为三大地标产业之一。当前,全区上下锚定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下称“国家农高区”)目标,聚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高质高效示范区,生动延续着“金温江”的故事。

亩产“千斤粮、万元钱”,保地稳粮与农民增收两手抓

民以食为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围绕粮食稳产增产这个“三农”工作头等大事,温江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坚持“良田粮用”,在高效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加快打造万春、永宁2个万亩粮经复合产业园的基础上,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让“天府粮仓”装上更多“温江粮”。

“在今年已完成5000亩的基础上,再新建高标准农田5000亩,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温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温江和林稻海

发展粮经产业成为平衡粮食生产和发挥比较效益的有效路径,是有效遏制耕地“非粮化”发展态势和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发展方向,而“稻蒜轮作”模式是温江发展粮经产业的一大特色。

近日,四川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克俊,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冉瑞平教授等一行专家来到温江调研。调研的首站,他们来到温江区万春镇和林村。

11月初的和林村,水稻的丰收刚刚谢幕,农人喜悦还洋溢在脸上,稻田里青翠昂扬的蒜苗正拔节生长。

“如今每亩可产出600公斤谷子、400公斤蒜薹和800公斤大蒜,亩产综合收入达1.5万元,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和林村村民2022年人均收入超过3.8万元。”和林村党委书记黄秀介绍道。

据了解,2022年温江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8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5万亩,分别增长9%和2.1%。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温江大蒜—水稻轮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发布,为促进稻蒜轮作区水稻、大蒜生产产量、品质、效率提升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

人们在农田中劳作

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意味着在继承传统粮油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据了解,通过大力升级配备农业智能设备,通过大数据、云技术等科技手段,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目前温江全区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以上,并逐步构建起以小农户自主经营为基础、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为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模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多元化农业生产经营格局,农业生产质效不断上扬,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022年,温江区农业增加值23.89亿元,同比增长3.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61元,同比增长5.4%,绝对值位居四川省第二,城乡收入比缩小至1.49:1。

校院企地协同创新,筑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

吊顶安装、电路走线……当调研专家一行走进位于温江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农高创新中心一期,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入驻企业正在装修。四川现代种业集团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农高创新中心一期作为四川种业集团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在温江落地的这个创新中心主要承担“育、测、繁、推、服”等种业创新工作,致力于打造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现代商业化育种研发中心。

“温江可近距离辐射成都都市圈2000多万庞大城市人口的市场,有四川农业大学等在温高校院校(所)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国家农高区这个高能级平台的创建,加速了集聚各方资源。市场、人才和平台这三要素俱备,是四川现代种业集团等行业头部企业选择温江、选择农高创新中心的理由。”农高创新中心招商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农高创新中心一期,被这些“温江理由”吸引而来的企业越来越多。作为温江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首个科创载体,重点关注生物农业、数字农业和现代种业等产业相关领域,目前已有四川现代种业集团、四川爱利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世纪国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省云箴农业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登记注册,拟入驻率80%以上。

就在农高创新一期招商工作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总投资3.5亿元的农高创新二期工程现场塔吊“挥舞巨臂”,机械设备运转不息,项目预计2024年底完工并交付。根据规划,农高创新中心将聚集更多产业链的上下游资源,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生态圈。

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研院

现代都市农业是依托大城市,广泛应用新型农业技术,生产具有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农业形态。超大城市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因耕地资源宝贵,需追求产值效能,提供技术创新所需的“要素密集度”与“产能爆发力”。

为不断强化科技赋能,近年来,温江依托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等在温科研院校(所),大力招引农业科技人才,构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快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全链条贯通。

目前,温江已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已打造成都都市现代农业产研院等高能级的农业科创平台矩阵。累计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23家、孵化农业科技型企业117家,核心区生产总值达256亿元。“总部在温江,链在全市全川,圈在成渝地区”的“天府粮仓”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成渝地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高地正在加速打造。

以创建国家农高区为契机,创塑特色农业“金字招牌”

温江种植花木历史悠久,花木品种多、质量好,是全国四大花木主产区之一。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温江花卉园艺产业面临着如何发挥既有优势进行转型升级的课题。

当调研专家一行走进温江花木(农产品)进出口园区,发现这个园区的跨境产品检验、一体通关服务、智慧冷链中转等功能一应俱全。

据成都三联花木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沈初介绍,成都花木(农产品)进出口园区今年7月建成,已构建起花木(农产品)进出口“陆海空”物流大通道,取得《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普及型国外引种试种苗圃资格认定》《出境花木注册场资格认定》等花木进出口资质。接下来,将进一步健全园区的口岸功能,形成内陆独具特色的“沿边沿港亚口岸”,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贸易、研发、物流等相关产业企业入驻温江,积极推动温江花木产业精品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花木(农产品)进出口园区

“2024成都世园会在温江设分会场,是一次向世界展示温江名片、讲好温江故事的重要契机。温江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快盆栽花卉、盆景编艺、精品花木提质增效,推动花卉向创意花卉、家庭园艺、彩叶观花观果和造型产品转型。”温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温江加快以园林景观设计引领花卉园艺迭代升级,发展小微盆景、微景观,着力提升“川派盆景”“温江编艺”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

打上温江烙印的特色农产品正在越来越多舞台登场。

10月27日-10月30日,第九届四川农业博览会在成都举行。温江区25家企业携300余款产品亮相,其中由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研发的国内首个富含高花青素的黑甜玉米品种“黑甜玉”,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大会进行专利转让签约引发关注。

“在本届四川农博会上,我们获得了‘黑甜玉’的产品授权,这是温江校企合作与农业科技转化的典型案例,目前品种已在成都、西昌等地开展乡村振兴与科技扶贫示范应用,增收效益明显。接下来,产品将依托‘川农牛’品牌进行统一推广。”成都现代农业产研院副总经理、四川川农牛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汪莉红表示,企业将立足温江,服务全川,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定制型选育,加速川农牛IP化和科创乡村1P化,开发更多粮油、果蔬、畜禽等‘川字号’特色农产品。越来越多拥有温江元素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将凭借科技赋能的过硬质量,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

温江稻菜现代农业园

今年5月,由温江区组织申报的成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通过科技部第九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验收评审及结果公示,成为成都市唯一一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为国家农高区的建设创造了积极条件。

温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温江正代表四川创建国家农高区,以科技部评审要求为指南优化提升创建规划,温江聚焦成都平原绿色高效现代都市农业主题,加快构建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路径,推动“温江造”农产品高端化、精品化、特色化。

温江现代都市农业的蓬勃发展给调研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四川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克俊表示,温江利用农业科技创新优势,积极培育现代都市农业新型产业形态,走出了一条精致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建议今后更好发挥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与积极性,探索管理运营机制,以营造科技创新良好氛围。

在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冉瑞平教授看来,温江地少耕地资源宝贵,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正逐步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在国家农高区的创建过程中,应立足温江,积极推进阳台农业、林下经济等细分行业的标准化工作,打造协同创新体系,强化现代都市农业的数字化、智慧化示范带动作用。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强化农业科技协调创新、推动现代种业创新发展、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从历史中走来的“金温江”,努力探索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正焕发出新的强大生命力,可以预见,更具温江特质与个性的四川农业“金”字招牌将更加闪亮。

创投界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136n.com/shang/2023/1124/6482.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作者戴笠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6349446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